- 王莉;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的历史使命,而社会培训就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优化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需要。
2020年06期 v.19;No.24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苑丽园;柴振宇;江飞鸿;徐长健;赵旭瑞;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高校的食品安全检测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现代学徒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形成旨在构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食品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的素质及能力,以满足企业对食品检测人才的需要。
2020年06期 v.19;No.241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良胜;何秋梅;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提出"借信息化管理手段,创顶岗实习管理新模式"的做法:建立职责分明、各司其职的规范化组织体系,建立全程跟踪、动态管理的有效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准确、评价全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资料完整、便于归档的全面分析体系。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举措,确保了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2020年06期 v.19;No.241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金华;庄苒;陈美燕;何玉婷;
深入了解社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为人才培养提供建议。面向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建议应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拓宽就业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增加实践机会;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外聘教师教学质量;调整课程体系,适应岗位所需。
2020年06期 v.19;No.24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坤;陈德勇;李玉杰;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煤矿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薄弱和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对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煤矿可以依法进行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从业人员要自觉的学法规、知法规、守法规,在岗位生产作业中严格执行法规的各项规定。为了培养满足煤矿生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采矿类专业应把煤矿安全法规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2020年06期 v.19;No.24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晓琛;郭红;
随着"互联网+"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在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促使区域内的高职教育从规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发展,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以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生态结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共同构建健康的企业生态圈,优化、调整生态位,增强生态承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2020年06期 v.19;No.24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梅钦;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现状、应对方式特点、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CSQ)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96名高职护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护生社交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水平,高职护生社交焦虑与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社交焦虑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培养护生积极的社交应对方式,并正确认识自己接受到的主客观支持,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2020年06期 v.19;No.24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辉;尹英杰;
在大力推进校企文化育人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挖掘学院悠久的文化源泉,扎根燕赵大地的区域文化,传承"军魂""路魂""燕赵魂"等传统文化,经过不断挖掘、提炼与实施,构建了坚实的"三魂"文化育人根基,创新了文化育人载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魂"文化育人体系,实施基于"三魂"文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企业急需的"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20年06期 v.19;No.241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戴立庆;邱玉英;刘俊萍;
为了契合我国新形势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并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交通行业队伍,对交通类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研究,使新时代的交通类院校毕业生具备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交通类院校工匠精神需要研究制定工匠精神培养方案;建立适合交通类院校教学体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工匠之师";健全毕业生回访机制等,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的长效改进机制,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高职教育从层次向类型转变。
2020年06期 v.19;No.24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栾良龙;李茁;
现代学徒制对学校来说是办学模式,对专业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来说是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等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必须首先解决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管理,教学质量如何评价等实际问题,以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06期 v.19;No.241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推动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以数控技能大赛为载体,通过分析大赛的核心赛项任务及评价标准,探索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科学模式及实用方法,将技能大赛的核心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效融合,并将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020年06期 v.19;No.24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湘燕;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借鉴学徒制的优质经验,建立校企课程兼顾、融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文章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在企业反馈基础上针对通识课程、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顶岗实训课程进行的创新课程体系。
2020年06期 v.19;No.24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爱波;
文章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结合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建议:加大企业参与课程目标制定,加大工匠案例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隐性课程作用,更好地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德育课程改革共同发展。
2020年06期 v.19;No.24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燕妙;
艺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学形式、学校硬件条件等方面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会使艺术教育效果受到不良影响。文章对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路径进行了探讨。
2020年06期 v.19;No.24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亚莉;李永芳;杨永康;
作为汽车营销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汽车营销实务"不但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还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方法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文章围绕中等职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贯通模式(以下简称:中本贯通)下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创新改革。
2020年06期 v.19;No.24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菊;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职业教育也敏锐地察觉到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个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推广的项目。在一体化课程"电力电子技术"中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有积极的观念、实践和技术基础,顺应时代潮流,可以让课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显,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06期 v.19;No.241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许穗;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英语教学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文章对大数据背景进行了简述,指出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旅游英语"的教学模式。
2020年06期 v.19;No.24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兵;李滨;张志维;
近年来,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在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课程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建课的范围也仅限于重点专业或重点学科,无论是课程的建设还是教师的自身发展都受到了阻碍。因此,自建在线开放课程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0年06期 v.19;No.241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玲;高喜玲;
高职院校需重视"立德树人""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以"安装工程施工管理"设备安装工程专业类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对课程教学单元的三大施工控制目标和三大施工管理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思政教育进行总结;提出了本课程思政教学项目的主要建设任务及采取的建设措施,在学生现有素质和技能基础上,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引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突出培养"工匠精神",为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2020年06期 v.19;No.24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颖达;
为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微课和互联网学习平台构建了"任务引领,整体设计,四步循环,螺旋提升"的教学模式,并以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和效果分析,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证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20年06期 v.19;No.241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蔡晶;
遵循学校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从转变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模式五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2020年06期 v.19;No.24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慨玲;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学前教育的"双语"教学模式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及时予以解决。文章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学习和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思考,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水平,加速全面素质化教育进程。
2020年06期 v.19;No.24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刚;
目前,高职院校主动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对高职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赛引领了高职教学内容的变革,平衡了知识与技能的比例,立足岗位现状,着眼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使高职的教学方式注重"做中学",增加专用设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强调教学过程评价,明确了教学评价内容、过程的目标性,扩大了教学评价主体范围,拓展了教学评价的应用,提升了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
2020年06期 v.19;No.241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