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

专稿

  • 数字技术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品牌国际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刘晓杰;李子莹;

    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但文旅品牌的文化输出深度不足、技术应用分散化及国际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制约其品牌国际化进程。基于大湾区文旅资源禀赋与数字基建优势,提出通过构建技术、产品、营销三维创新路径,提升品牌的国际辨识度与市场渗透力;通过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数据要素流通规则的创新,以及国际化数字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突破资源整合壁垒,为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实践路径,并为全球文旅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30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特别关注

  • 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9—2024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的分析

    刘霞;

    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兴起,是我国社会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亦契合了20世纪下半叶全球高等教育体系分化与类型结构优化的大势所趋。通过详尽整理2019至2024年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的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全部文献,揭示当前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的热点聚焦于其基本理论构建、发展路径探索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三大维度。鉴于职业本科已成为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展望未来,应致力于强化职业本科教育的实证研究,拓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深化职业本科教育的微观层面研究,推动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职业本科教育领域的协同研究,从而推进相关研究的探索与发展。

    2025年06期 v.24;No.301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探索

  •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的现实意义、关键问题和实践路径

    颉林;李薇;

    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省域、市域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已形成由点到面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已有实践证明,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对引领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审视现阶段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主要的实践路径:构建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增强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创新校企深度合作多元协同机制、提高高端产业与高水平专业匹配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5年06期 v.24;No.301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杨玉青;张更庆;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日益凸显其对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意义。基于国外职业教育跨境办学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策略,同时剖析了社会各界在推动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的角色与贡献,特别强调了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在促进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与分析,期望为我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025年06期 v.24;No.301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校际数字资源协作实践

    陈湘军;

    为解决职业院校数字资源校际协作存在的重复建设、主体协调困难以及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研究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跨区域资源协作模式。通过构建“行政主管+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四位一体协作联盟,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动态采集资源本体特征与参与者行为数据,建立基于动态特征分析的资源组织机制和实时绩效评估体系。以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为实践案例,成功整合东部3个“双高”专业群的152项核心资源,构建覆盖9所西部院校的协作网络。实证数据显示,协作平台使资源复用率提升63%,学习者参与度提高41%,校际合作项目增长75%。结果表明,该模式通过智能匹配与动态优化机制,有效促进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形成“东部研发—西部应用”协作生态,对提升专业品牌影响力和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025年06期 v.24;No.301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赋能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调查研究——基于问卷数据实证分析

    高智良;鲁璇溦;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进入快速迭代期,高职教育领域的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方法,以实证数据揭示了AIGC在高职学生群体的应用现状,重点考察该技术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三方面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AIGC技术深度融入高职学生日常学习流程,学生自主学习效能与个性化学习感知度呈现明显提升趋势;协作学习维度的促进效应呈现边际递减特征,技术依赖现象导致部分学习者的群体互动质量呈现下降态势。分析发现,AIGC使用强度与学习模式转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频应用者受益更为显著。研究建议,聚焦优化教学场景的AIGC技术整合方案、完善数字素养培养体系、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学习模式,为高职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本研究成果构建起AIGC赋能职业教育的理论框架,其提出的实施策略对职业教育教学范式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2025年06期 v.24;No.301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视域下学生对“信息茧房”的认知及破解建议

    未晛;蔡大鹏;冯宝晶;

    为探讨“信息茧房”是否存在及其对学生认知和思辨能力的潜在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使用问卷星对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认知反应和对“信息茧房”的理解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个性化推送机制容易导致信息的同质化,降低了学生接触多元观点的可能性;同时多数学生意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但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寻求不同观点,存在认知封闭的风险。此外,学生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影响了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基于调研结果,建议在教学中通过创新教材设计,结合多媒体资源,促进学生接触多样化信息;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交流,拓展认知边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学生自身也应增强信息选择的主动性,反思信息来源的科学性,减少对个性化推送的依赖,有效降低“信息茧房”对自身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全面发展。

    2025年06期 v.24;No.301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四创融合”优化路径探讨

    李晓波;曹修安;李文龙;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涵盖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竞赛、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四创融合”是指将创新创业分别与思政、专业、产业、大赛相融合,通过不同的融合模式来丰富课程、改进教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产业思维,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在现有“四创融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与“四创融合”实施路径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四创融合”的实践阻力进行剖析,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四创融合”实施路径的优化策略。

    2025年06期 v.24;No.301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提升五维度策略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刘娟;王旭;路坦;

    地方农业院校学生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总体满意度较好,学校教育管理各项服务与学科、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性,地方农业院校需聚焦学生需求,从教学服务、学生管理服务、图书馆服务、生活服务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5个维度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学校吸引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2025年06期 v.24;No.301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业学院智慧云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实践路径

    卫小龙;

    产业学院智慧云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挑战:在底层技术、顶层设计、总体构架等方面,前期谋划和布局需考虑更加全面;在资源建设、大数据利用、动态发展评估等具体实施方面需有明确的指标;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平台运营与管理、资金的支持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面对挑战,建设实践路径包括但不限于:做好技术评估和优化,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和总体构架;规范资源建设,提升大数据利用能力;完善智慧分析评价推送机制,建立科学的动态评估体系,优化信息发布平台流程;开展师生数字素养培训;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与合规管理;拓展资金渠道与合理规划投入;优化平台运营服务等。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产业学院智慧云平台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2025年06期 v.24;No.301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裴晓燕;潘海波;尚彬彬;

    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高职院校财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发展的内在驱动。从经济学视角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涵盖薪资核算、财务核算和财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性与创新性特征,财会信息化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要素和形态。高职院校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财会管理创新进程,二是提升财会管理水平,三是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首先分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而提出推动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高职院校财会管理水平。

    2025年06期 v.24;No.301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

  • 浙江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进展与未来愿景

    祝叶丹;

    在政策驱动下,浙江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全面铺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优异,服务覆盖面广且成效斐然。在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及组织振兴过程中,浙江省职业教育创新举措迭出。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三大支柱:一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校政行企合作机制;二是夯实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发展布局;三是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的关键支撑。展望未来,浙江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将呈现五大演进趋势:顶层设计从体系初建迈向成熟完善;参与主体从分散孤立走向系统协同;技术应用从传统路径转向智能创新;乡村发展从同质化建设转向特色化引领;产教融合从浅层合作走向深度交融,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并形成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2025年06期 v.24;No.301 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基于AGIL模型视域

    杨岱娃;佟玉英;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建设逐渐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AGIL模型的基本功能为“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持”,是分析社会行动功能的范式之一。基于此模型的内在构成与有机逻辑,选取课程理念更新、课程多元开发、课程创生实施、课程评价反馈作为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框架基点,梳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演绎的研究思路,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实际进行辩证审思,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建设。

    2025年06期 v.24;No.301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与学生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

    睢芳;余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和升学压力呈上升趋势。创业机会作为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大学生创业研究中备受关注。通过文献分析,从政策环境、教育资源、个人素质、市场需求等层面分析大学生创业机会的影响因素,提出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对策,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301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技术》征稿启事

    <正>本刊声明:本刊唯一官方投稿地址:http://zyju.cbpt.cnki.net,或扫描封面二维码。《职业技术》(月刊)创刊于2002年12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和认定,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09/TU,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0601。《职业技术》办刊以传播科学、前沿的技术技能创新实践和职业教育理论为重点,致力于打造求真务实的交流与引领平台,促进技术技能进步、职业教育理论发展、教研教改水平提高,为助力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技术》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硕博士研究生及各个行业的管理人员,开设专题研究、特别关注、研究与探索、教育管理等栏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2025年06期 v.24;No.30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